2015/11/17

国画油画铜版画 中国法国加拿大——访艺术家楼宝善

七天记者 胡宪



动笔写楼宝善先生专访稿,这大标题一头撞了进来。如此直白的表述实在有违笔者以往风格,但一琢磨,这简洁明了的十四个字正可做索引,让我们去了解楼宝善先生的艺术人生。

从专业角度看, 楼老师是先学国画,再学油画,而后学的是铜版画; 从人生阶段来看,他在中国打下了绘画基础,在法国实现了艺术追求,而在加拿大,他找到了在不同画种间自由腾飞的广阔天空。

楼宝善先生虽已7 3 岁高龄, 身体也不是很好, 可他的艺术生命却处于巅峰状态。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每天从早画到晚,灵感不断;他的作品一排又一排,硕果满满。“我现在唯一的休息方式是:画版画累了,就去画一会儿国画;画国画累了,再去画几小时的油画。”

走上艺术路

认识楼宝善先生是在201310月中国银行(加拿大)蒙特利尔分行举办的画展上,从那以后,几乎在每一次华人画展或画家聚会的场所都能见到他开朗的笑脸和活跃的身影。2015129日,笔者终于走进楼宝善工作室,完成了两年前约好的访问。

有些资料是从楼宝善先生的自传《崎岖的人生》和互联网搜集到的。楼宝善先生1941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楼子春(别名:楼国华、一丁等)1 9 2 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被打成“托派分子”,去了香港。老先生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奋斗一生,矢志不渝,直到1 9 9 5 年辞世。且不论其政治观点如何,楼宝善的父亲楼子春、叔父楼炜春、堂伯父楼锡春,在中国现代史上均是成名人物。然而, 楼宝善自打出生,非但没沾上一点“名人之后” 的光环, 反而备受“ 名人”之累。在他的自传中,童年,可悲可叹” 青年,“一筹莫展”。如果如他所说“上小学时就喜欢绘画,总是自觉地、无师自通地临摹一些小画片” 只是出于兴趣加天分,那么成长的坎坷无疑是楼宝善“自幼反感政治,一心想走艺术之路”的强大动力。

楼先生回忆说:“我十几岁在上海一间比较出名的哈定画室学习西洋画,三个月后,当我开始懂了一点绘画知识的时候政府忽然勒令全上海的私人画室关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寻找到两位不太出名的中国画家学了一年,终于学到一些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这一年的国画基础,让楼宝善受益终生。不管是后来在香港自学油画,还是在法国艺校专攻铜版画,国画对他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

1962年,失学又失业,几乎卖光了全部家私的楼宝善,终于攻克重重难关, 带着弟弟妹妹到香港与父母团聚了。“我父亲当时在一家贸易公司做中文会计,薪金低廉,养活六口之家是不可能的。我虽然还没有真正掌握绘画技巧,但也想利用这一点点皮毛知识去赚钱。初期我曾经画过贺年卡,后来帮父亲的朋友画电影片的动画特技,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换取很少的薪酬,而且都是短期工, 生活非常不易。”

笔者在互联网他人写的回忆录中了解到,楼宝善的父亲除了要以微薄的薪金养活六口之家,还要拿出一部分去宣传他的政治理念,并时常帮助比自家更困难的人。

楼宝善说:为了把在上海学到的绘画知识保持住,在技巧上还能有所进步,我只有,也必须自学。那时我经常五点起床,背上油画工具,约上梅创基、梁德祥等画友利用清晨去郊外写生;同时抱着学习的目的临摹一些东欧国家的古典油画。我把这些临摹作品和香港风景的油画写生作品放在我家开的小照相馆的橱窗里销售,也承接一些出口公司的油画行货订单。我拼命地画,一方面为解决画画所需费用,一方面可贴补家用。这样的情况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直到我第一次离开香港。”值得一提的是,在离开香港的前一年,楼宝善和画友,后来成为木版画家的梅创基先生合作,成功举办了一次“二人画展”,可以说是楼宝善辛苦自学油画的一次总结。

圆梦在巴黎

                “ 法国的巴黎是我向往的地方,去巴黎学画是我久久的梦想。当弟弟妹妹都能独当一面了,我知道是下决心实现梦想的时候了。非常幸运,我得到了一张行货油画订单,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短期内赚了八千多港币。我又画了些电影广告,随后申请去巴黎的法国文化协会读法文,很快得到了学生签证。最后,父亲把以前卖画的收入和我在照相馆工作的部分薪金结算给我,就这
样, 1 9 7 1 年刚过完春节, 我揣着几千法郎搭上廉价包机起飞了。我先在英国的希思罗机场下机, 再搭机场巴士去伦敦,然后在南部港口坐渡轮去法国,再搭乘火车去巴黎。如此辗转,只因这是最省钱的路线。”

                在巴黎, 楼宝善经历过所有拿着学语言的签证, 又不富裕的华裔青年既悲催又励志的海外生活:住阁楼,简三餐,上午学语言,(下转5版)(上接1版)下午忙打工,晚上学艺术, 夜里做功课…… 无需细表, 让我们回过头来还谈艺术。“ 在法国学习艺术的环境真的不错,楼宝善说:巴黎很多区都有政府办的画室, 我在巴黎十四区的蒙巴那斯(MONTPARNASSE)画室学习素描、速写和铜版画,不需要学费,但是必须付裸体模特儿费。学生很多是白天工作的上班族,晚上来进修,同学中有银行职员、作家、文员、学生,大家都非常认真。以前在中国的时候,这些都是梦想,尤其对我们这些‘黑五类’来说,能进美术学院,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我非常珍惜。我喜爱铜版画是因为曾在中国的欧洲国家画展上见过,特别是那些翻译小说中精美细致的插图更令我着迷;而且铜版画历史悠久,但是真正认识铜版画的中国人不多,我觉得自己能在这个领域做出成绩,因此学习铜版画技术,是我来法国最大的目的。”

                铜版画属于版画范畴,它是画家在金属版上通过腐蚀或直接用针或刀刻的方法制作而成的一种美术作品。由于最常用的金属板是铜板,因此被广泛称为铜版画,可实际上铜板、锌板都可以用。六百多年来,铜版画以其典雅庄重、做工精细和永不褪色的特点被公认为世界名贵艺术画种,而优秀的铜版画又总被认为是版画之王。

                楼宝善的法国老师是一位友善又有耐心的老人,很多同学来自其他国家,大家相处和睦,还经常照顾他这个法语讲得不太好的中国人。“巴黎除了有罗浮宫、蓬皮杜文化中心、现代艺术博物馆、罗丹博物馆、印象派博物馆等艺术殿堂, 还有大大小小的画廊和展览会。这是真正能够学习西方传统艺术,又能了解世界艺术动向的地方。很多知识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法国的学习生涯, 叫楼宝善十分不舍。但他清楚地知道,没有稳定的工作而勉强留在法国是没有出路的, 两年多后, 他凑够路费打道回府。

史留中国名

回到香港后, 楼宝善在一所法国人办的学校里教中文和美术。“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半,认识了许多在香港工作的法国人,例如法国领事馆的副领事和文化参赞、法国航空公司经理,跟他们处得非常好。尤其是法航的经理,主动提出在法国航空公司为我办‘楼宝善铜版画展’。他的善意敦促我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完成了一批大幅的铜版画。这次展览让香港画坛认识了我。接着,香港艺术中心安排我的作品在德国文化中心的歌德学院和美国银行展出,我在香港打出了一定知名度。1 9 7 6 幸运女神再次眷顾,一位我曾接待过的法国经济学教授利用他的影响力,帮我申请到法国政府外交部的奖学金,并且安排我以实习生的名义进入法国造币厂学习雕刻技术。我的人生出现了奇迹般的转折:法国领事馆通知我即刻办理签证手续,法国副领事请我去他家共进晚餐,法国航空公司送给我去法国的机票,又买下我的一幅铜版画……我顺利登上第二次去法国的飞机。而这一次是我真正学习的开始。”

                法国造币厂位于文化气息浓郁的巴黎第六区,楼宝善非常重视这次机会。他不想按造币厂对实习生的行政规划,把每道工序经历一遍,而是主动要求专注于学习雕刻技术。“在总雕刻师的帮助下,我最终获准全部时间都在雕刻室学习。为了提高我的浮雕能力,他还安排我每天早晨去巴黎国家美术学院上课,用泥土学习雕塑和浮雕,下午再回造币厂学习雕刻。”

                让楼宝善感到非常自豪的是,在法国造币厂实习的那两年半中,他设计雕刻了一批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纪念章,其中“熊猫”、“北京故宫”、“祖冲之”被选入法国造币厂精品出版物。在欧洲长达数百年的Medallions(金属章)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设计师的名字。

移民加拿大

 
楼宝善老师给记者讲解铜版画原理 摄影:胡宪

走进楼宝善先生的寓所,首先吸引我的是走廊两侧的铜版画;步入工作室,墙上是古意盎然的中国山水,案上是制作精美的石膏浮雕;临窗的画架上,一幅风景油画已现出大致的模样,这里便是楼宝善先生每天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笔者对国画和油画略有接触,但对铜版画却知之甚少。楼老师将我带进另一个房间,展示他从日本买到香港,又从香港运来这里的铜版机,耐心讲解铜版画制作原理。然后,他小心捧出两枚精美的金属章,一枚是熊猫,一枚是祖冲之头像,讲起他移民加拿大之前一段不甚愉快的经历。

金属章在中国常被称为“ 大铜章”,而楼宝善认为不管是叫“金属章”,还是“大铜章”,都没有体现出其艺术的属性。因此他根据法语“Medallion”的发音,给金属章起了个优雅的名字——美达意。

1 9 7 95月,楼宝善带着三枚具有历史意义的“美达意”,兴冲冲地从巴黎直飞北京, 他准备把自己的所学,连同一个钢模、一套刻刀和一摞在法国搜集的专业资料全部献给他阔别了1 7 年的祖国。“ 1 9 7 9 年是中国结束文革后的开放初期,我去北京之前已和中国造币公司联系好了,我也是拿着他们的邀请函去中国大使馆申请签证的。可是下了飞机打电话去造币公司得到的答复却让人泄气,对方说接待我的人去上海出差了,没人管我,我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食宿。我坐出租车去了华侨饭店,可那里没有空房……我在北京举目无亲,还带着一大堆行李,感到非常的惶恐、无助。最后,我试着打电话去法国大使馆找一位不太熟的法国朋友,他听到我的遭遇后立刻开车赶来,安排我住进法国大使馆宿舍,还带我游览北京。一周后我再打电话过去才与造币公司取得了联系。虽然在后来的几周里我得到了北京、上海造币公司的热情接待,他们也希望我能留下来,但我还是感到那时人们的精神面貌没有太大的改变,我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想看看再说。回到香港后我联系法国造币厂,和法国领事馆、香港艺术中心合作举办了‘法国美达意(金属章)展览’,专门介绍法国的浮雕艺术、雕刻和浇铸等精炼技术,一炮打响!香港的艺术爱好者大呼开了眼界,报纸、杂志、电视也纷纷报导,对我也做采访和宣传。按照我原本的计划,香港展出之后就去中国展览,让刚刚开放的中国人欣赏到法国传统的、古典而又现代的铸造艺术。可是我写信去北京,有关方面却提出要法国造币公司支付场地租金,结果法国领事馆就转去台湾办展了。我至今认为非常遗憾,因为那批展品都是法国金属章的艺术精品, 一般不会轻易出国展示。我们白白失去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这件事也打消了我回国效力的念头。”

在香港教了十几年美术课后,1 9 9 41月,楼宝善携全家移民魁北克。“我在法国的学习背景和在香港办法国美达意展览的经历帮了忙,”他说。三个月后楼先生在蒙特利尔南岸郊区买了房,日子过得很平静,太太忙家务,两个孩子用功读书,而他就专心创作铜版画。1 9 9 6年和2 0 0 1年,L a P r a i r i e市图书馆举办了二次“楼宝善铜版画展”,楼老师的铜版画作品曾先后五次、共六幅入选蒙特利尔美术博物馆画廊的年展。

“2000年后,我因支气管扩张造成血管破裂、吐血,体力大不如前,剪草和铲雪的工作都力不从心。两个孩子上了大学后,我们卖掉了原来的房屋, 搬进现在这座靠近地铁站的公寓大楼。”这公寓有两间大厅可做工作室,落地玻璃窗正对圣劳伦斯河畔的大型游乐场,光线充足,开阔敞亮,远眺蒙特利尔岛一览无余。楼老师在此创作了大批油画和国画作品,同时也没有放弃他最心爱的铜版画,特别是在夏季那些可以开窗的日子里,他总是让自己沉湎在铜版画的艺术世界。

他说:“2007年我在油画艺术上作了新的尝试,创作了一批关于唐人街的作品;2009年,我又在绘画技法上作了一项新的突破:用油画刀代替油画笔;进入2015年后,我在创作思想上不断出现大跃进。现在这种状态可以说是我几十年来一直在追求的结果:画面似乎是抽象的,但又是可以感觉到的真实的存在,一个诗一般意境的迷离世界,给观者留出想象的空间。我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就在乎于这一点。”

所喜即艺术”

也许是因为在加拿大可开窗的季节不长,毕竟制作铜版画对身体有污染伤害;也许是因为魁北克的独特魅力,更适合以油彩的方式来表达,楼宝善现在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画油画。在他近期创作的一批作品中, 蒙特利尔夜景主题系列最让笔者感动:汽车的前灯强烈冲击着黑色的朦胧,商楼的橱窗夸张炫耀着白日的繁荣,手牵手的情侣徜徉在春意浓浓的街头,捧咖啡的行人悠闲地穿过深秋的路口……这本该属于一天尾声的城市看不出丝毫的疲惫,古稀之年的画家以年轻的心思让夜的天地璀璨而生动!

                楼宝善在香港初学油画时, 每天清晨都要背着画布和画箱去郊外写生,笔者可以想象出他画面上初升的朝阳和蓝色的海港。我想,如今的楼宝善,一定保持着对光亮的情有独钟,才会不顾年老体衰,不顾春夏秋冬,攀上晚间地下列车,穿越过河隧道,来到蒙特利尔市中央,以艺术家独特的视角,用镜头捕捉下一个个动人的景象,再用锻造了一生的功力和感悟,把夜幕下那些曾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故事,精心、精彩地描述在画布上。

                看得出,这些作品融会了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审美情趣, 凝结了国画、油画和铜版画的精髓,楼宝善先生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

                他回答说:“喜欢画画的人,一定喜欢美丽的东西,这是一种天性。学习绘画艺术,不单是学习一些基本的技巧——素描、速写、透视学、色彩学等等,更重要的是必须理解艺术的真正意义和它的精神。艺术是感性的,太过理性就成了设计品,或者工艺品。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必须随心所欲地凭感觉来画画,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艺术创意是十分重要的,但只有在普通和平凡中才能显出其威力和特性。其实不需要太过讲究什么派别,什么主义,到底是
现代的还是古典的,前卫的还是保守的。我认为形式不重要,一幅画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艺术魅力。理论上好像这很抽象,实际很简单:一幅画能够不断地、一而再地吸引你眼球的注视,就是艺术的魅力。”

                楼宝善认为: 中国和欧美的绘画艺术虽然在工具、材料、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精神是相同的。譬如虚实关系的处理,譬如强调神似重于形似、拙朴优于媚俗、感性多于理性……欧美的古典主义、写实主义绘画等同于中国画的工笔画,比较重视理性;而印象主义,则类似清朝的扬
州八怪的作品,比较重视感性。现代人由于快速的生活节奏而往往倾向于急功近利,喜欢用稀奇古怪的念头刻意去标新立异。事实上,简约朴拙的表现手法是建立在素描基础上的,否则就不可能表现出艺术的形象以及深刻的内涵,所以技巧和思想是同样重要的。在现实中,有些美术学院、艺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技术上往往绝无问题,可是作品却缺乏吸引力,原因在于被老师的条条框框限制住了;而很多自学的艺术家反而有出众的作品,是因为自学者不会按照他人的框架来创作。其实,艺术家的一生都在自学,都在积累经验,都在用掌握的美学技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他说:我们最容易迷茫的是怎样选择题材, 我认为应该从生活中去寻找人们熟悉的事物,艺术就是把人类生活中最平凡的东西,以简单而普通的主题形式表达出来,譬如:太阳、月亮、花草、树木、山石、河流、湖泊等大自然的风光,晴雨风雪等气候的变化,人在生活中的喜怒哀
乐,各种各样的风俗人情等等,艺术家要做的就是抓住其中的特点,吸引观者的视线,感动人的心灵。无论是什么流派,不管是怎样不同的风格,只要是能够感动人的作品就是好的艺术。所谓‘诗情画意’,讲的就是绘画要有诗的情调和美的意境,使人看后心弦激荡,久久不能忘怀。”

说到蒙特利尔夜景系列, 楼先生确实是带着相机去市里采风的。他认为,现在的画家要搞创作,普遍是用相机和速写搜集素材,最重要的是要留意绘画所需要的数据。画家必须要有写生的基础,才能灵活地用笔,产生出生动的笔触,画面才会生气蓬勃,否则就画不出精神,因而深厚的功力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根据相片画画并不是照抄相片,而是拿相片作为模特儿,作为参考,艺术家需要启动和发挥自己的思想,直至作品最后完成,这同样是一个创作的过程。

现在楼宝善先生每天从睁开眼睛就想画画,有时同时画油画、国画和浮雕,他说:“人的一生如果不抓紧做些事情,很快就过去了。有些作品我以为是几天前刚完成的,再一细看原来是两年前的了。我越来越有紧迫感,一点时间也不愿浪费。”


可喜的是,楼老师的状态并不像他说的那样“视力越来越差,经常力不从心”,笔者感到他比两年前更有神采,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走起路来轻松豪迈,就像他那幅尚未完成的风景画,夕阳斜照,引人无限期待……

No comments: